胡适

1948年胡适断然拒绝毛泽东挽留前往美国,毛泽东:他曾是我的楷模

1948年,解放军兵临北平城下,毛泽东发出一个惊人邀请:让胡适继续担任北大校长兼图书馆馆长。这条指示简单明了,却在历史画卷上留下了难解的注脚。胡适接到消息,他的反应却令人费解:他拒绝了,旋即乘坐国民党专机飞往南京。为何旧友之情抵不过政治漩涡的吞噬?读者,不妨先

美国 江舟 毛泽东 胡适 二十八画生 2025-08-17 14:04  2

觉醒年代第三十一章

拒签巴黎和约之后,北洋政府和南方政府明里暗里一直在沟通,南方政府和社会各界要求释放陈独秀的呼声日益高涨。迫于舆论的强大压力,京师警察厅宣布召开新闻发布会,向社会各界通报陈独秀在狱中的情况。

陈独秀 胡适 高君曼 每周评论 吴炳湘 2025-09-27 22:47  2

从胡适到户晨风,四代“公知”的流变与反思

在当代中国的文化语境中,“公知”这一称谓经历了从崇高到贬义的演变。它特指那些被西方意识形态渗透,以知识外衣包装偏颇观点,企图侵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殊群体。当我们追溯这一脉络,仿佛看到一条精神的河流,从最初的浑浊支流到后来的汹涌暗潮,不断考验着中国社会的文化

高晓松 胡适 晨风 中国古代哲学 马方 2025-09-25 07:19  3

胡适的书法,真正的越平凡越珍贵!

我曾在一位老编辑家见适之先生手札,蓝墨水写在八行笺上,字字清朗如友人对谈。老编辑说这是民国二十五年约稿信,当时他初入报馆,见字如面,竟不敢以寻常尺牍视之——那笔墨间透着的平等气,像未名湖的水波,温温地漾着光。

未名湖 书法 胡适 墨囊 八行笺 2025-09-26 10:01  1

觉醒年代第九章

文科教职工会议刚刚散会,老师们三五成群走出教学楼。辜鸿铭、黄侃、刘师培也凑到了告示牌前。张丰载阴阳怪气地念着新一届评议委员会候选人的名字:陈独秀、夏元瑮、王建祖、温宗禹、章士钊、陈垣、马裕藻、李四光、王星拱、吴梅、钱玄同、陶孟和、沈尹默、王世杰、马寅初、胡适、

陈独秀 蔡元培 胡适 辜鸿铭 黄侃 2025-09-25 15:30  2

季羡林: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

1948年12月中旬,是北京大学建校五十周年的纪念日。此时,解放军已经包围了北平城,然而城内人心并不惶惶。北大同仁和学生也并不惶惶;而且,不但不惶惶,在人们的内心中,有的非常殷切,有的还有点狐疑,都在期望着迎接解放军。适逢北大校庆大喜的日子,许多教授都满面春风

胡适 北平 季羡林 中央研究院 孑民堂 2025-09-24 08:01  2

吹不散的心头人影:胡适与曹佩声的一段恋情揭密

1931年的南京,午后光线踱进农学院,一堆书堆在案上,风把玻璃窗搅得叮咚作响。这年头刚好有点变故,胡适远在北平讲学,曹佩声则在这里读书。他们其实没什么特别奇怪的身世,只是家中亲缘有点复杂——一个是胡适二哥胡洪骓的姨妹,一个原本的大家闺秀,另一头是顶尖的文学教授

胡适 烟霞洞 不散 南高峰 烟霞山 2025-09-23 06:12  2

胡适在北大讲学,拒绝毛泽东来旁听,毛泽东:学生只听一节就走

1918年秋末的一个午后,北京骤雨初停,薄雾漂浮在未名湖上。北大三院的石阶因为潮湿而发亮,二十五岁的毛泽东踩着水迹疾步穿过回廊,他怀里抱着刚从图书馆收拢的几本杂志,外衣被风吹得猎猎作响。那天的走廊尽头贴着一张新通告:“中国文学史,本周开讲——胡适”。毛泽东愣了

学生 北大 毛泽东 胡适 傅斯年 2025-09-21 05:52  3

迷雾重重,谁悲失路之人——胡适幼子之殇

胡思杜生于1921年。青少年时期,胡适任驻美大使,哥哥胡祖望也赴美读书,胡思杜则随母亲江冬秀在上海生活。江冬秀痴迷麻将,对孩子教育疏忽,加上家境优渥,胡思杜逐渐游手好闲,结交不良朋友。1940年,友人提醒胡适关注胡思杜的不良习气,于是1941年,胡适将胡思杜接

胡适 江冬秀 北平 胡祖望 胡思杜 2025-09-19 18:30  7

管继平:“情人又叫冤家”

记得钱锺书先生有句妙语,他说“上帝只是发善心时的魔鬼,而魔鬼也就是没好气时的上帝”,有许多事物并非绝对,而是“一个势力的两个方面,两种名称,好比疯子亦名天才,强盗就是好汉,情人又叫冤家”。这就是辩证的统一,凡事都应一分为二地看,甚至不妨一分为三,就好比每个人都

情人 杨步伟 胡适 赵元任 管继平 2025-09-19 14:08  4